導讀:我國農產品資源豐富,糧食、茶葉、水果、蔬菜、中藥材和生豬等主導產業基礎夯實,有力地支撐了農副產品加工業的快速發展。糧食類產品加工要從粗加工向精加工、從單一品種加工向多品種、從簡單產品向深加工產品轉化。重點是要搞好稻谷、小麥、玉米和薯類的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努力提高基礎原料產品質量,實現加工品種多樣化、系列化、專用化,加快糧食產品向食品制造業的延伸。 發展我國農產品中的水稻、雙低油菜、水產、畜禽、果蔬及山區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培育一批優勢農產品精深加工大型龍頭企業,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進行產地加工,構建與農產品優勢區域布局相適應的農產品加工業產業集群。鼓勵精深加工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鼓勵傳統產品的工業化和高新技術化。
上半年,大連市農產品加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89.5億元,同比增長23.7%,增速高出全市11.8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貢獻率38.9%,拉動收入增長4.6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48.0億元,增長35.6%;實現利稅總額66.5億元,增長36.5%。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19.9億元,增長25.0%;實現利潤總額27.2億元,增長41.6%;實現利稅總額35.5億元,增長46.5%。食品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2.5億元,增長41.9%;實現利潤總額5.1億元,增長105.7%;實現利稅總額7.2億元,增長96.7%。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3.3億元,增長9.8%;實現利潤總額2.0億元,下降11.7%;實現利稅總額3.8億元,下降7.1%。
隨著沈陽經濟區8個城市一體化建設的推進,沈陽市場成為很多農產品企業搶灘的重點。一位水果經銷商告訴記者,沈陽正在加速成為農產品集散地,隨著沈陽農產品市場物流條件的完善,將有更多農產品通過沈陽市場批發進入周邊其他城市。日前,農博會開幕當天,一家在沈陽及周邊城市擁有400多個連鎖便利超市的商貿企業有意與莊河一家藍莓生產企業簽訂獨家代理協議。據該藍莓生產企業負責人介紹,如果合作成功,自己企業的藍莓就會迅速進入沈陽和周邊市場。據介紹,作為全國藍莓種植面積最大的藍莓生產縣,莊河的藍莓種植面積接近5萬畝,藍莓加工企業有10余家,部分加工企業加工的藍莓食品種類超過30種。在此次博覽會上,當地半數以上的藍莓加工企業帶來了自家的看家產品。
國家有關部門對農作物加工業具體產品和產業發展的重點和布局如下:以種植業產品為原料的食品加工業,要突出糧食、油料、糖料、蔬菜、水果和茶葉等產品的加工。
稻谷加工。目前,我國稻谷加工企業規模小,加工方式傳統落后,深度開發不夠,90%的稻谷在農村加工,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明顯。今后要在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上做文章,著重發展優質稻谷精加工,重視加工過程的精碾、調質、成品整理等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大力開發米糠等副產品制油等多種用途,向高出米率、精米、特種米(包括胚芽精米、營養強化米、蒸谷米及其他專用米)、碎米深加工(包括米粉類制品)、大米添加劑(上光劑、增香劑等)及稻殼、米糠綜合利用5類系列產品方向發展扶持合理規模企業發展。在加工企業的布局上,要以國家商品稻谷基地為依托,實行產地就近加工。
小麥加工。目前,我國小麥制粉行業技術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不太大,但總體裝備水平與國外有差距,面粉加工品種單一,加工能力過剩,優質專用粉生產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以面粉為原料的食品加工業的發展。今后5~10年,小麥制粉行業應對現有面粉加工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擴大企業規模,提高產品技術含量,不斷開發新產品。發展從專用小麥種植到加工的產業化經營,對出粉率低、能耗高的小型面粉廠適當控制發展,避免盲目引進國外加工設備。要在提高總出粉率、好粉出粉率的同時,大力發展多種專用面粉,開發冷凍面團、營養強化面粉及特殊人群適用的專用面粉等,推進面制主食品的工業化。
玉米加工。我國的玉米加工技術水平較低,僅占產量的20%左右,普遍用作口糧和飼料,深度加工只占產量的9%。今后要加大高油玉米、優質蛋白玉米等新品種的培育與開發力度,開發多樣化的玉米食品和多用途的工業原料;提高現有加工企業的綜合利用水平,開發淀粉、玉米粉、玉米漿、玉米蛋白粉、纖維渣或玉米皮及胚芽等產品。要在玉米淀粉的深度開發利用方面做文章,生產變性淀粉、檸檬酸、淀粉糖等高附加值產品。玉米飼料加工要向專用化、特種化、保健化和顆粒化方向發展。在布局上,重點是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玉米主產區擇優扶持和建立一批具有較大規模和較高水平的玉米加工企業。
薯類加工。薯類是比較經濟的淀粉原料之一,也是許多工業產品的中間原料。近年來,薯類用作口糧越來越少,除加工成薯干、淀粉、粉條等傳統產品外,還進一步開發了淀粉及其衍生物、淀粉糖、有機酸、氨基酸以及化工原料等產品。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薯類加工量的比例只有15%左右,加工深度不夠,今后要向深度開發進軍。加大薯類深加工技術及成套裝備研究開發力度,加工薯類淀粉、變性淀粉、馬鈴薯全粉、馬鈴薯復合薯片和速凍薯條等產品,實現多次加工轉化增值。
油料加工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長,食用油的需求日益增大,國內自給不足,相當一部分需要進口。近年來,雖然我國在油料加工能力和技術裝備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但油料加工企業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突出,加工設備利用率不高,產品加工檔次較低。今后要通過引進新技術,擴大企業規模,調整產品結構,開發精深加工產品,實現油料資源的合理利用。油脂加工方面:繼續推廣浸出法制油。進行油料膨化、浸出制油工藝與設備產業化開發;研究高含量油料直接浸出、低溫脫溶等工藝與設備的系統化和規模化;加速物理精煉技術與設備國產化,開發功能性食品專用油系列產品;研究油脂加工副產物和食品添加劑產品技術。
植物蛋白的開發利用:研究不同工藝條件下油脂餅粕質量對植物蛋白的影響,研究植物蛋白生產技術,開發大豆、花生的功能性植物蛋白產品;應用棉籽、菜籽餅粕脫毒技術,生產飼用和食用蛋白產品;開發蛋白生產的超濾、低溫冷凍真空干燥技術和裝備;加速組織蛋白、分離蛋白的產業化開發。
油料加工企業的布局要在油菜籽、花生和大豆等的集中產區,對現有的加工企業進行技術改造,逐步淘汰加工檔次低的小型加工企業,培植一批技術先進、產品品牌質量優良、綜合利用程度高的大中型油料加工企業。控制非油料主產區油料加工企業的發展。重點扶持傳統蛋白制品的現代化生產和新興蛋白制品的開發。在大豆主產區或主要銷區改造一批大豆加工企業,改進設施設備,提高科技含量。
茶葉加工我國茶園面積居世界第一位,產量居世界第二位,出口占全球貿易量的20%,居世界第三位。我國雖然是茶葉生產大國,但人均消費量并不高,年人均消費茶葉300克,是世界人均消費量的60%。茶葉是我國具有出口優勢的農產品。但加工的設備陳舊、產品的質量和包裝檔次低,綜合利用不高。今后,要運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加快傳統制茶業的改造,提高連續化和自動化水平,提高科技含量。產品開發仍以飲料為主,要以保質、保鮮、保特色和使用便捷為基點,以名優茶、綠色食品、有機茶、保健茶為重點。茶葉加工要與醫藥業和食品業緊密結合,大力開發以茶葉為原料的健康食品、食品添加劑、保健品和藥品。